文山寺

文山寺为南宋古寺,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。南宋德祐元年(1275年)十月,元兵南侵,宋恭宗急命时任兵部尚书的文天祥改任浙西、江西制置史兼平江知府,在苏州组织抗元事宜。文天祥在苏州,将家属安置在潮音庵内。40天后,文天祥又奉命移守临安,文天祥离开苏州3天后,苏州就落入元军手中。后来,文天祥奉命出使与元军谈判,为元军扣押北上,途经镇江时,文天祥趁机逃脱南下,又路过苏州,见到苏州军民百感交集,写下了“楼台俯舟楫,城郭满干戈,故吏归心少,遗民出涕多。鸠居无鹊在,鱼网有鸿过,使遂睢队志,安危今若何”。明正德十年(1515年)苏州人为纪念文天祥建忠烈祠于此,又称文山祠或文丞相祠。嘉靖二十年(1541年)迁祠于旧学前,此处遂改为文山寺。清同治十一年(1872年)重修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心传法师以1500大洋购下殿宇,将文山寺与潮音庵、云林庵合并为文山潮音禅院,当时有殿宇65间。1958年改为尼众丛林。文革中,寺舍被指甲钳厂、华通电子设备厂、桃坞街道文化站、街道编织社等六家单位占用。1988年,寺舍归还佛教协会。1989年4月,文山寺开始重修。1990年9月恢复宗教活动。1990正式经批准开放,成为苏州古城区唯一一座尼众道场。
整修后的文山寺占地面积2206.19平方米。寺门前有黄墙照壁,进山门是韦陀殿,其后为大殿。大殿为硬山顶,梁架扁作,外檐列桁间牌科,殿前有冲天香炉。殿后为净业堂,楼上是藏经楼。东路有文山厅、念佛堂、观音殿、云山无恙堂。西路为散点式布局,有斋堂、五观堂、厨房、花圃、回廊,并设有客房。花圃曲廊中建“如山亭”,挂有楹联:“云山千载终无恙,潮音一苇信有凭”。寺内尚存清道光十八年(1838年)《重建潮音禅院记》碑,同治十三年(1874年)《潮音庵增置屋宇记》碑等七方。
文山寺布局严整,殿宇宏伟,佛像庄严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法师题写了“大雄宝殿”、“藏经阁”匾额,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性空、妙生法师分别题写了“文山禅寺”、“净业堂”匾额。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重塑的释迦牟尼佛像、西方三圣像,净业堂内供奉着一尊观世音玉佛(立像),藏经楼内珍藏一部新修大正藏。大雄宝殿为庑殿重檐,楠木金柱,内外柱等高,脊桁下用叉手,建筑技法为元代以前常见手法,斗拱为明式做法,天花上用草栿作,梁枋上彩绘二龙戏珠和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以及动、植物图案,襻间枋下有明代天顺、清代道光以及1957年修建的文字记载。殿面阔五间,进深六间,瓦当、滴水上饰有龙凤图案。从大殿的整体风格来看,属于明代中期风格,屋面则继承了唐代的建筑手法。庑殿重檐屋顶式样一般用于皇宫的主要建筑,以示尊崇或隆重。
 文山寺主殿坐西朝东,平面呈不规则的“十”字形。原高三层,现仅存一层,其他两层在十年浩劫时被毁。主殿为石墙,整齐美观。主殿前面左右两墙角上部各镶有一尊半身木狮、龅牙咧嘴,雕刻细腻。寺外墙上还镶有石刻佛教图案和人物造像等。第一层主要由门廊、经堂、佛殿、回廊等组成。门廊有方柱2根,面积34.2平方米(南北长17.1米,东西宽2米)。壁画有四大天王及动物鹿、象等。门廊左右两边还各设有一小门,这种现象甚为少见。文山寺佛殿大门为三拱形木门,总宽6米,高5.8米。门扇中间装有铁丝编织网,下边木板上绘有菩萨、四大天王像,上边镶有三对铜狮。门楣之上有斗栱承托房顶。围绕佛殿有一周转经回廊,廊两壁满饰壁画,内容以释迦牟尼本生故事为主,千佛像次之,还有无量寿佛、供养人、观音菩萨、兽头四大天王、护法金刚、大胡子鱼、牛皮船等,尤以护法神像最有特色:红脸、长白须、绾髻,袒裸上身,腰间系短裙,并系一周人头,左弓右箭而立;左手持火团,并夹长柄法器,右手持人头骨并抱长柄法器;两足各踩一人,两人右仰左覆,右边的长法器还插入足下人的胸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