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节

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,俗称鬼节,各寺设盂兰盆会,以祀亡魂;官府祭祀厉坛,苏人齐聚山塘,看无祀会。而去看会的船只,都得由桃花坞出发。盂兰盆会,是中元节的重要节目,盂兰盆者,出于梵语,意为救倒悬。《盂兰盆经》演说目莲救母的故事,说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,供养三宝,解救亡母。南朝梁以后,中元节成为超度先人的节日,是日结盂兰盆会,诵经施食。后人误将盂兰盆作为贮食之器。自古以来,苏州此风极盛,晚晴时犹存。有好事之徒,敛财纠会,集僧众,设坛礼忏诵经,摄孤判嘝,施放焰口。纸糊方相长丈余,纸浆累数百万,香亭幡盖,击鼓鸣锣,杂以盂兰盆冥器之属,于街头城隅焚化,称之为盂兰盆会。或剪红纸灯,状莲花,焚于郊原水次,名水旱灯。说能照幽冥之苦。
中秋节: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,堪称大节,有道是“月到中秋分外明”,指的就是中秋之月,较平时更加清澈。中秋节物,最著名的当然是月饼。民间以月饼之形,取其人月双圆之义,闾阎间互相馈赠,作为节礼。中秋之夜,家中最开心的首推女子,这一天她们精心妆扮,头簪木樨花,身着华服,待斋月宫仪式完毕,比邻同巷,互相往来,有终年不相过问的,也于今夕款门赏月,陈设月饼,棱芡,桂栗诸物,延坐烹茶。或随喜尼庵,或乘着中秋夜清明的月色,相约作踏月之举,俗称走月亮。也有年轻胆大的女子,只见她们出阊门,过山塘,“联袂同游明月巷,踏歌还渡彩云桥”,前往虎丘胜地,因为在那里一场声势浩大的虎丘曲会正要上演。
节选自《桃花坞岁时风情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