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大钧故居

钱大钧故居建于上世纪20年代,为砖混结构的海式楼房。坐北朝南,高两层,前后连接三幢。每幢面宽五开间,带两厢。整座建筑体量颇大,格局奇特,全宅呈火车式排列,青砖坡顶,其建筑形式上融入了欧式基调、海派风格。今为平门饭店所用。
钱大钧(1893-1982)字慕尹,苏州吴县人。生于昆山正仪,4岁随父迁到回苏州。二次革命失败后,赴日认识了孙中山,入“浩然学社”。曾与蒋介石同窗,参与筹建黄埔军校,系入学试验委员。先后任兵器教官、代理总教官、参谋处长、军校参谋长等职。北伐以后,钱大钧所部一度驻防苏州。在此期间,曾组织部队修筑阊门外上津桥至虎丘山麓全长四千米的军工路,即今虎丘路。北寺塔至平门的马路,也为钱大钧当时组织修筑。1935年授陆军中将衔,调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侍卫长,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。1936年授陆军上将衔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1938年任航空委员会主任,兼任运输统制局参谋长。1942年任军政部次长。1944年调任军统局局长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钱大钧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,兼淞沪警备司令。1946年辞职回苏州,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常委,并任吴县参议会议长。1947年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、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主席。1949年先后任重庆绥靖公署副主任、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。
1950年,钱大钧去台湾,先后任台湾“国策”顾问、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、中华航空公司董事长等职。1982年7月21日病逝于台北。著有《钱穆尹上将七十自传》、《钱大钧上将八十自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