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观东的醋坊桥走入观前,首先看到的第一家门面就是苏州百年老店“陆稿荐”。以“酱汁肉”名扬姑苏的陆稿荐在苏州老字号中也可称老了。康熙二年(1663年),陆稿荐初创,当时是一家普通的肉铺。店主陆某将店设在苏州东中市崇真宫桥晚,专营生、熟肉。 苏州卤菜业历史悠久,据乾隆《吴县志》记载,北宋建隆之年(960),苏州已有熟肉店,以至明清已相当普遍。朱枫隐《饕餮家言》称有“陆蹄赵鸭方羊肉”。后笼统来分,一是以陆稿荐为代表的本帮,二是以乌鸣斋为代表的常熟帮,三是以协盛兴、桃源斋为代表的无锡帮。旧时陆稿荐门口有四块市招:“五香酱肉”、“秘制酱鸭”、“酒焖汁肉”...
苏州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,品种繁多、技艺精湛、人才辈出,蜚声中外。以其造型优美、简练,结构合理、不繁琐,做工精巧、一丝不苟,格调典雅、不落俗套,音色甜美、纯净,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地方风格而闻名全国。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是传统手工制作的一种特种工艺,虽然现在在木材开料、配料等工序上已有部份机械替代,不同于古代。但在木工、雕刻、漆工等大部份工序上仍需要通过手工制作完成。一件乐器的完成需要开料、配料、木工、雕刻、漆工、镶嵌、校音等、打击乐器(响铜乐器)要经过选料、熔炼、制片、成型、拷音、车刮、定音等多道工序的配合。每道工序...
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。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,由绣像图演变而来,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,清代雍正、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,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。桃花坞木刻年画,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。它和河南朱仙镇、天津杨柳青、山东潍坊、四川绵竹的木刻年画,并称为我国五大民间木刻年画。明清时期,随着苏州城市经济的发展,阊门一带集中了许多工艺作坊,以年画铺为最多。在此出品的民间木版年画,更使桃花坞名闻天下。桃花坞木版年画以其丰富的题材、儒雅的画面和清秀的色彩所显示的魅力而受到世人的欢迎,与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...